网上期货配资平台 以“典”带面 七“型”连珠

发布日期:2024-07-27 13:59    点击次数:163

  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中网上期货配资平台,廉江市共有7条村庄入选,分别是高桥镇平山岗村、新民镇新塘村、石角镇木马村、良垌镇中塘村、良垌镇象路村、河唇镇新屋仔村和塘蓬镇上山村。

  这些村庄中,有的活用红色资源,有的荔枝产业发展红火,有的花卉产业令人瞩目……本期《南方日报·廉江视窗》聚焦7条典型村的建设情况,了解各村打造典型村的优势和特色。

  ●陈玮琪许筱倩

  高桥镇

  平山岗村

  从“落后村”到美丽乡村样板

  荷塘月色、饮水思源、桃花溪……走进湛江廉江市高桥镇平山岗村,只见一个个曾经印在规划图纸上的名字,变成村内一处处打卡旅游景点,节假日期间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

  8年前,这条与广西仅一河之隔的“边缘乡村”还是广东省定贫困村。如今,经过党建引领党群合力,驻点单位精准帮扶,乡贤出资出力规划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农文旅产业,平山岗村已蝶变成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广东文化旅游名村、湛江市乡村振兴示范点……

  以“1+1>2”的党群力量建“好村”

  平山岗村位于廉江市高桥镇东北部,是粤西传统古村落、革命老区村庄,现有户籍人口138户738人。

  “我们从情怀、理念、路径、拼劲、执着和传承六个关键词出发,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以文‘化’人方面寻找突破口,建立了一系列帮扶机制帮助平山岗村‘脱胎换骨’。”湛江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和林说。在帮扶的五年时间里,“检察人”共筹集资金600多万元用于各项建设。

  在驻点单位入驻初期,平山岗村推行党员网格化管理和党群“1+1”认岗服务,以1名党员联合1名村民小组或村民理事会成员的方式,以实际行动发动老干部、老党员等参与清拆宣传工作。

  为拉近与村民的关系,驻点干部、村党支部通过“茶话会”等方式与村民喝茶聊天,倾听村民的想法建议。

  年过80岁的杨秀芬是一位党龄四十多年的老党员,听说村里要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乡村振兴时,便一马当先组建并加入了巾帼志愿队。看到杨秀芬的踊跃参与,平山岗村的妇女们坐不住了,纷纷报名加入志愿队伍。17名党员先后带动了近70名志愿者加入,并在村内形成了长效机制,为平山岗村的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平山岗村开始“三清三拆”工作时,村内党员干部也与村民“一对一”沟通,获得了村民的理解,仅用8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全村的“三清三拆”工作。

  低成本建“美村” 拓产业建“富村”

  当初在思考“平山岗美丽新农村建设要怎么建”等问题时,乡贤陈昭荣清楚平山岗要改变,但不能“随变”,需要坚持特色乡村生态发展。

  陈昭荣表示,平山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刻在他的脑海里,平山岗变美要保留乡村的乡土气息,而这些都可通过改造村庄旧物等低成本实现。陈昭荣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做出了两本共计560多页的平山岗美丽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系统地对平山岗村优劣势、人文和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等因素做了分析和筛选。

  在“变美”的过程中,平山岗村围绕“记住乡愁”的主题,利用乡村原有废弃瓦砖、老木、碎石等低成本资源,建设了乡愁馆、荷塘月色、桃花溪、青龙湖等特色景点。在湛江市检察院的帮扶下,平山岗村建设了老房子民宿,为村民提供就业的同时,也鼓舞了不少青年返乡加入乡村振兴队列中。

  平山岗村是高桥镇红橙的主产区之一,湛江市检察院与平山岗村运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基本上形成了以红橙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建成冬瓜基地、火龙果基地、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平山岗村红橙种植面积约930亩,年产量达460吨。“在家门口管理好果园,每个月稳定收入超3500元,年底还有分红呢,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村民陈昭说。

  此外,平山岗村也是著名的红色村庄。近年来,平山岗村充分利用村中近300亩、10余种岭南特色雨季林、古木,结合原有的红橙产业和特色美食,利用石砖脚泥砖房和宗祠等特色建筑,开发红色文化资源。

  下一步,平山岗村将以平山岗自然村为重点,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过程中,把乡村建设成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努力构建“游、购、娱、摘、吃、住、行”一体化旅游格局。

  新民镇

  新塘村

  拥有红色文旅资源的革命村庄

  “美丽乡村新塘欢迎您。”在新塘村的村口处,一个醒目的村牌立在路边,引导人们驶入新塘村。

  作为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新塘村坐落在廉江市新民镇西北面,下辖1条自然村,于2020年被评为“湛江市文明村”。

  近年来,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红色文化活用等方式,新塘村有效改善村容村貌,盘活村庄资源。

  多角度提升人居环境

  “以前这里到处是牛栏和猪圈,2019年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新民镇新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西介绍,立足群众实际需求,该村积极开展村庄洁化、绿化、美化“三大行动”。

  2023年12月,新塘村对村内一条道路进行长达1公里的绿化,种植了300余棵树木,并清除了路面杂草,将路面拓宽了四五米,有效提升道路的行车体验。“这条路是新塘村连接外界的一条路,近期有不少村民回乡过年,都表示很惊喜看到家乡的变化,感觉道路变得整洁平坦又美观,非常舒适。”陈西笑说。

  目前,新塘村已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建设6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全村雨污分流;完成全村集中供水建设,安全饮水普及率100%;实施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共建设垃圾收集点3个,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已建设公厕1个,户厕221个,无害化厕所普及率100%,全村人居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陈西介绍,新塘村还把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农房风貌有机结合,注重一路一墙和一树一花,利用砖瓦和石块打造“四小园”,既彰显乡土气息,又留住乡愁乡韵。目前,该村已建设休闲小公园2个、“四小园”13个,投资打造了一个党建主题公园,全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生态花田、新塘村鱼塘、停车场、新塘公园、文化公园等项目和基础设施,不断丰富村庄功能,让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打造红色文旅乡村

  走进新塘村,连片的玉米地映入眼帘,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近年来,立足自身优势,新塘村坚持以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主线,大力推动土地流转,通过修建水利、平整土地等方式,吸引种粮大户到村承包土地,累计出租1000余亩耕地用于种植水稻、毛豆、辣椒、玉米等农作物,为当地村民提供种植、除草等岗位,有效带动村民就业300余人次。

  “村中农作物以水稻、毛豆为主,水果主要种植荔枝和龙眼,目前有鱼塘面积8公顷,主要养殖罗非鱼和大头鱼。”陈西表示。

  据悉,新塘村是一条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革命村庄。除了农业产业,红色文旅资源也很丰富,现有2个“红色+”系列乡村旅游资源,分别为新塘抗日联防委员会领导机关办公旧址和庆寿宫。2018年,新塘村被列为湛江市“红色村”党建示范村。

  陈西介绍,新塘村曾是南路人民抗日解放根据地之一,新塘抗日联防委员会领导机关办公旧址就在新塘小学内,一直被学校作为德育教育基地,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新塘抗日联防委员会领导机关办公旧址重新翻修,但除了加强文物建筑保护,应该让更多人了解文物建筑背后的历史。”

  本着传承村庄红色历史的念头,新塘村计划打造抗日联防区展馆,建设革命纪念长廊,进一步介绍新塘抗日联防委员会领导机关办公旧址。同时,建设新塘村村史文化馆,介绍新塘村人民曾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的英勇牺牲与杰出贡献,让村庄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要让年轻一代了解新塘村是个什么样的村庄。”陈西说。

  结合新塘抗日联防委员会领导机关办公旧址和庆寿宫,新塘村还计划利用后背岭资源打造旅游景区,通过完善村中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将村庄打造成红色文化旅游乡村,连片发展村庄旅游资源。

  石角镇

  木马村

  村庄愈靓荔枝愈香

  自高空俯瞰,石角镇木马村的众多民居错落有致,村口的村道笔直平坦,村中的文化广场宽敞整洁,一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图景徐徐铺开。

  近年来,木马村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先后被评为“廉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湛江市文明村”“湛江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村庄颜值不断“扮靓”

  走进木马村,脚下的“彩虹路”令人耳目一新,一旁的“木马人民欢迎您”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前方的村道两旁,风格相似的民居坐落着,以统一的白墙和青瓦装饰,简洁又大气。

  “2021年,村中对50多幢民居的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完善了大部分破旧民居的装饰,有效提升村中风貌。”石角镇木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周元说。

  2021年以来,依托广州市白云区驻廉江市石角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力量,木马村实施村容村貌提质工程,在实地走访群众、调研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改造计划,推动完成道路平整、太阳能路灯安装、“四小园”改造、篮球场改造和党建文化公园建设等工程。

  “以前,村中道路坑坑洼洼,每到下雨天,道路积水且泥泞不堪,体验感非常差。如今经过‘白改黑’,村中近3公里的主干道和环村路得到改善,沿途还安装了路灯,路面更加明亮舒适。”罗周元表示,“不少长期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回来后都表示很惊喜,感觉家乡变化很大,环境越来越整洁,住得越来越舒心,我们听了也很开心。”

  据悉,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木马村党支部将全村划分为5个卫生责任区,将全体在家党员纳入各个卫生保洁责任区,设置15个党员责任岗,实行党员联户制度,由每个党员联系15户群众,负责宣传教育和督促带领群众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门前三包”工作。“现在每次搞卫生,群众都会自觉主动参与,村中形成强大合力,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罗周元说。

  远近闻名的荔枝专业村

  在木马村附近的山岭上,种植有许多荔枝树,这是该村的荔枝产业。“可以说,目前我们家家户户都种植有荔枝,已成为村中的支柱产业。”罗周元说。

  1982年以来,木马村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荔枝种植、淡水鱼和肉猪养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个一”经济发展模式,即山上一园果、园中一幢楼、山脚一口塘、塘边一栏畜,打造了荔枝、淡水鱼、肉猪三大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荔枝专业村,探索走出一条发展荔枝种植实现致富的新路子,让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致富“金山”。

  目前,木马村发展了家庭果园260多个,种植荔枝2850亩,亩产1700斤,全村2023年种植荔枝收入2083万元。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建设1个荔枝观赏台,完善道路升级改造,供游客观赏及体验采摘。同时,建设一个冷库用以荔枝储存,进一步打造荔枝收购点,发展荔枝电商销售,延长荔枝产业的产业链。”罗周元提到,近年来,随着广州市白云区驻廉江市石角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木马村充分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优势,做大做强精品农业,做精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有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我们还计划结合荔枝林优势发展农家乐,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观光游玩,把木马村发展成旅游乡村。”

  如今的木马村依山傍水,村道两旁果树飘香,家家户户门前的“四小园”打理得井井有条,闲置空地上还种植了蔬菜水果,美丽乡村的“规划图”逐渐变成“实景画”。“村内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非常舒适惬意。”村民邱女士笑说。

  良垌镇

  中塘村

  “红绿”产业融合赋能典型村建设

  走入中塘革命纪念馆,古铜色浮雕刻在墙面,革命英雄的生动形象再现了作战时的紧张场面。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参观人员了解中塘英雄的英勇事迹。

  绿树环绕、房屋林立的良垌镇中塘村,是廉江“多彩良垌·醉美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一颗靓丽明珠,红色文化和绿色农业可谓是其代名词。去年底,良垌镇中塘村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

  打造红色教育研学点

  中塘村,因村前中央位置有口水塘而得名。清晨,沿着塘边行走,脚踏红黄蓝的彩道上,目光所及,是葱茏绿野,远处橙顶白墙的民房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中塘革命纪念馆管理员准时开门,等待新春前最后一批研学队伍到来。

  作为南路革命中心地区之一,中塘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为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中塘村是抗日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组织的领导下,该村建立抗日联防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是大塘抗日联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中塘村又建立妇女会、农会,设立交通情报站,为廉江解放做出贡献。

  为挖掘、利用、发扬、传承中塘红色文化,在“多彩良垌·醉美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期间,廉江在原有基础上修建了中塘革命纪念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纪念馆分为9个展区,分别展示中塘本地革命史、粤西地区革命史、抗战史等内容。

  如何整合带内生态、红色文化等各类资源,也是建设期间的重要课题之一。此外,廉江市将中塘村作为示范带建设的重要一步。依托村内原有的中塘革命纪念馆,按照“五区一环”的结构布局进行整体打造:“五区”分别为入口迎宾区、革命主题滨水休闲区、红色文化展览区、红色民俗体验区和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区,“一环”则为革命老区研学观光环。

  截至目前,廉江开设中塘乡村课堂,打造红色教育研学点,带动示范带内荔枝、湛江鸡、红薯等产业发展,成为不少政企民开展研学活动的首选地。

  农业产业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每年夏季,蝉鸣入耳,佳果飘香,是廉江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廉江得益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孕育出产量高、效益好的妃子笑、白糖罂、桂味等优良荔枝品种,是全国“妃子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广东省最大的“妃子笑”出口生产基地。2023年,廉江荔枝种植面积约30万亩,产量位列全省前三。其中,良垌镇荔枝种植面积为全市第一,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在中塘,每年夏季,随处可见“妃子笑”荔枝。凭借着“九分甜一丝酸”的口味,廉江“妃子笑”荔枝深受研学游客喜爱,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现在村里农业产业多,还不愁销路,返乡也能就业,生活也变好了。”中塘村村民邹路生说。

  中塘村盛产荔枝、水稻、花生、木薯等作物,在大力发掘本地红色文化的同时,中塘村将结合绿色生态农业的资源,探索“红色乡村+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中塘村农业的发展,提高乡村知名度和村民收入。

  此外,良垌镇中塘村立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优势,以“百千万工程”为行动指导,把党建引领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采取“党建引领、支部发力、党员带动、干群联动”方式,在特色和品牌上做文章,打造典型村产业优势品牌。中塘村党总支部联合良垌兴旺合作社党支部,通过经营流转农业土地,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深入推动建设连片3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湛江鸡”品牌,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良垌镇

  象路村

  千亩茶园常青常飘香

  步入良垌镇象路村,丘陵起伏的茶山,四季常青的茶园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草本的清香,氧离子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象路村位于良垌镇西南面,下辖8条自然村,是一个传统的革命老区,交通便利,农业发达,茶叶产业优势显著,以此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良好。

  多举措让村民荷包更鼓

  “2022年,村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下辖的每条自然村都开展整改。目前,村内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底化,每条自然村都实现网络覆盖。”良垌镇象路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观兴介绍,如今,村中实施鸡鸭圈养,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各民居的外立面经过改造变得干净整洁,还有红砖点缀,人居环境不断完善。

  肖观兴介绍,目前该村初步进行村中绿化,在村口种植了110棵果树,接下来,将继续呼吁更多乡贤捐资参与,持续提高村中绿化美化水平,将更多桉树改种成果树。“目前村中还有四五百亩桉树,计划2024年全部改成果树,增加村民收益。”

  除了桉树改种果树以获取收益外,坐落在象路村的合作社——廉江市农创优品种种养专业合作社正发展荔枝种植,通过联农带农带动农户种植,并收购农户的荔枝,为农户提供便利。“该合作社正发展冰荔枝种植,不断改良荔枝品种,打造‘新华丽’荔枝,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肖观兴介绍,象路村还流转了50亩土地给种植户用于辣椒和百香果种植,这将成为该村的又一经济来源。

  合水村是象路村下辖的一条自然村,坐落在象路村边界地带,而合水圩市场便在合水村内。

  据了解,合水圩市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廉江市石城镇、遂溪县等地群众的常去市场之一。“这个市场有非常大的客流量,商户众多,人员来往密集,但受限于原先的规划,市场的铺位已逐渐饱和。为此,我们计划继续扩大市场,增加1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从而吸引和接纳更多商家入驻,接待更多群众,满足群众更丰富的购物需求,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村民的荷包更鼓。”肖观兴说。

  千亩茶园带富村民

  提到良垌镇象路村,不少人都会想起该村下辖自然村——后塘村的茶叶产业。

  一望无际的千亩茶园绵延起伏,青翠欲滴。面对该景象,难以想象20多年前,这里只有一片沉睡多年的荒山。

  2002年冬季,后塘村村民注意到廉江的气候适宜种植台湾金萱茶,便开发了500多亩土地种植。从此,茶园绿了后塘村的山头,也带富了村民。

  在茶园规模不断扩大后,依托有机茶园的独特资源优势,后塘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茶种植—茶采摘—茶加工—旅游服务”的产业链,并以特色茶产业优势为出发点,打造集产业发展、智慧农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农村田园综合体。如今,后塘村有茶叶产业约2000亩。

  此外,后塘村还通过致富带头人成立了广东茗上茗茶业有限公司,在村中全力建设茗上茗茶文化休闲旅游区,按照4A级景区进行规划,打造茶文化小游园、农家书屋、茶文化商业街等,结合茶园观光、自主摘茶、炒茶等制茶过程体验,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茶文化。

  在乡村建设方面,2023年5月以来,廉江市着力打造“多彩良垌·醉美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后塘村被打造成“茶香后塘”特色党建主题精品村。

  立足自身优势,后塘村将以“三区一环”为区划,结合当地优异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传承悠久的人文环境,规划建设茶叶三产融合区、现代农业观光区、村庄民俗体验区以及文化茶旅环线,充分将一二三产进行结合,打造与特色产业相结合的茶文化特色村。

  “较之从前农户自己种植自己销售,如今,农户将土地流转给茶园后,茶叶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农户收益也得到保障,甚至还有不少农户流转土地后还能实现‘家门口’就业,一举多得。”肖观兴笑说。

  河唇镇

  新屋仔村

  5年实现花卉产业产值翻番

  小巧的多彩辣椒、渐变色彩的香水玫瑰、喜庆可人的年桔盆栽……如今,若是提起河唇镇新屋仔村,人们脑海中便会浮现一个词——花卉。

  近年来,新屋仔村坚持党建引领花卉产业发展,通过“1+4+N”党建模式,成立新屋仔村党支部,搭建花卉种植党员联合会、花卉学堂、花田议事、繁华市场和N个合作社,推动人才共育、信息共联、资源共享,实现党建引领村民共富。同时,以花卉展销为抓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以提升村容村貌,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以强化乡村治理,持续做强特色产业以增加经济收入,描绘了一幅乡村和美、乡风文明、繁花点缀的美好画面。

  人居环境“添花”

  走进河唇镇新屋仔村,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鲜花不仅盛开在园圃里,甚至还“爬”到墙壁上,结合拟人手法,用生动形象描述了芍药、菊花、桂花等各类花卉。

  近年来,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以“花卉产业精品村”为目标建设的新屋仔村全力完善村内基础配套设施及人居环境改造,在原有花街、花卉展销基地、村内沿河步行道、文化广场及村史馆的基础上,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两街三基地”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心指新屋仔村的商务文化中心,一带为新屋仔村的青年运河支流生态观光带,两街分别是十里花街和新风商贸街,三基地则为两个花卉产业基地和一个展销基地。

  “我们将重点对省道S293、花街、新风路等道路沿线进行外立面整治、道路翻新、三线下地和雨污改造等。同时,完善道路照明、指示牌设计等交通安全配套设施,提升村级公共活动设施,增设体育健身器材、儿童游玩设施、村务公告栏、科普宣传栏等设施,提高综合使用功能。”河唇镇新屋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学谦说。

  目前,新屋仔村下辖的石蹲村、香园村等8条自然村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共投入764万元;寨背村、彭村、新屋仔村均已建成文化楼,有效丰富周边村民文化娱乐生活。

  此外,新屋仔村还通过党员带动群众、网格化包干的方式,积极做好每一户的“门前三包”及村内保洁,鼓励群众利用前屋后院、空地闲地做好美化绿化和美丽庭院建设,着力提升人居环境。

  “近年来,不仅环境逐渐美化,村民素质也不断提高,村中矛盾明显减少,乡村治理成效明显。下一步,我们计划成立理事会,邀请乡贤和本地有声望的人员参与,专门处理村中事务。”吴学谦说。

  花卉产业“开花”

  同株异色的三角梅、千姿百态的罗汉松、四季常青的富贵竹……今年1月,廉江市首届花卉展销节在河唇镇新屋仔村举行,只见盆景年花等新鲜上架,让春寒料峭的乡村在冬日焕发出新活力。

  一直以来,新屋仔村以花卉苗木种植为主,现种植三角梅、月季、菊花、栀子花、灯心草、罗汉松、乔木、发财树等800多个品种花卉苗木,有“粤西花木种植第一村”的美誉,是粤西最大的三角梅生产基地。

  “新屋仔村的花卉苗木种植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家庭都种植和经营花卉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新屋仔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有花木公司4家、花卉种植经营经济合作社24家、协会1个。”吴学谦介绍,今年,新屋仔村计划打造一个200亩的花卉展销基地,客源将覆盖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目前在湛江地区见到的三角梅,基本产自新屋仔村。我们也计划在未来5年内,实现花卉产业的产值翻番。”

  据悉,该村计划在5年内,通过联农带农的模式,在花卉产业中培育1家省级农业生产合作社、5家湛江市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逐渐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开展花卉种植,注册“三角梅”国家地理标志,打造花卉品牌,提升知名度,让湛江乃至粤西地区的人们都知道、了解和认识新屋仔村的花卉产业,不断增强新屋仔村在花卉行业的话语权和议价权。

  “典型村的发展,关键在产业。通过推动花卉产业发展,从而带动经济,最终形成乡村发展良性循环。”吴学谦说。

  塘蓬镇

  上山村

  从“山”出发,打造都市人治愈地

  随着太阳升起,第一缕阳光轻柔地为双峰嶂披上霞光,洒在“逐日”的都市人身上,远处风车随风转动。情侣相拥亲吻,朋友欢呼雀跃,摄影师连按快门,仿佛一切烦恼都抛诸脑后,感受来自大自然的温柔治愈。

  雷州半岛最高峰——双峰嶂,位于廉江市塘蓬镇上山村,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自然风光好,拥有仙人嶂、婆髻嶂、红卫水库、照镜石等多个特色风景点。上山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挖掘内容多、可塑性强、具有明显后发优势,因此也入选了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

  打造乡村文旅新路径

  上山村坐落于双峰嶂半山腰,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双峰嶂旅游景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山势高耸,风能资源丰富。2014年,湛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此建设了33座风力发电机组,为此也开拓了一条延绵数公里的山路,成为上山村打造双峰嶂生态旅游景区的重要资源。

  村庄、山峦、绿植与风车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上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打造了上山村乡村文旅开发新路径。

  “对廉江双峰嶂早有耳闻,但未曾去过,是男朋友偶然提议后才临时决定前往。那天还是凌晨四点从市区开车过去的,路途遥远心情略感烦躁,但看到日出那一刻又觉得一切都值了。”能与爱人共同创造值得的回忆,来自东北的胡小姐觉得在山顶看日出是件浪漫的事情。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摄影师、年轻人发布三五好友相约夜爬双峰嶂看日出的照片视频,甚至还有游客分享详细攻略,包括如何上山、哪里是最佳观景点、拍照打卡攻略、爬山注意事项等。

  在廉江官方社交平台上,也多次将塘蓬双峰嶂列入旅游推荐路线中,甚至一度成为年轻人露营热门景点之一。

  “在山顶搭套露营桌椅,与三五好友聊天、喝茶,调试相机等日出,很舒服很惬意。”回忆起日出时刻,胡小姐内心依旧激动不已。“看着天空从一片漆黑到鱼肚白,再到橘黄、橘红,所有人都在记录日出后的每一刻变化,情不自禁地切换位置拍照,定格最佳瞬间。”

  相对于希望燃起的日出,也有不少游客选择登顶看日落。“看日落对我挺治愈的,看着太阳下山,沉重的心事、糟糕的情绪也一同沉下山的那边,心情又舒畅起来。”村民黄生说。

  不少年轻村民也嗅到了新商机——集体开车登顶打造“后备箱集市”,向游客售卖咖啡、烤肠等易制作食物,拓宽了文旅产业链。

  去年,在廉江发布的“一区三廊四带”中,塘蓬镇被规划为北部生态产业长廊核心镇之一,将依托北部山区示范带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以极具廉江特色的生态资源带动北部山区镇域经济发展壮大。

  探索茶酒水“三宝”资源

  上山村土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辖区内仅有上山村1个自然村,全村有166户647人,常住人口数为330人,其中有186名村民来自壮族、侗族等15个少数民族,村内建有民族广场、民族长廊,荟萃着15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因此上山村也有“民族村”之称。

  为还原民族风情,上山村鼓励村民穿戴民族服饰常态化、歌舞唱跳日常化,让“无形”文化“有形”呈现,通过深挖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节日风俗等民族特色文化,将上山村打造成为民族村文化振兴的示范样板。

  双峰嶂半山腰有山泉水喷涌而出,甘甜可口,村民借此在山腰上办起上山甘泉水厂。上山甘泉源于海拔380米高处,水源充足,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借助山地资源,上山村大力发展茶产业。目前上山村建有茶园120亩,同时建有加工茶叶厂房,通过加工产出的“上山高山茶”在市场上知名度逐渐提升;此外,村党支部多元化抓发展、强经济,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半山腰的甘泉水开办酒厂。以“民族村”建设为支点,上山村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挖掘山区资源,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探索出茶、酒、水“三宝”,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上山村“三宝”是上山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造血”功能逐渐提升网上期货配资平台,将成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的强劲经济发展动力。